Western blot实验流程
样本采集
样品制备
上样
凝胶电泳
转膜
封闭
一抗孵育
洗膜
二抗孵育
洗膜
显色
信号检测

目的蛋白分子量为何与实际不符?
a)翻译后修饰:蛋白发生如磷酸化、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时分子量会增加;
b)翻译后剪切:蛋白发生剪切时分子量会降低,某些蛋白在合成时是作为前提蛋白合成的,然后剪切形成活性形式;
c)剪切异构体:同一基因经不同剪切方式可能产生不同大小的蛋白;
d)多聚体:比如蛋白二聚化;
e)电泳,胶浓度,蛋白Marker等因素也会影响是实际蛋白分子量的判断。
如何提高上样量?
1)可以浓缩样品;或增大上样体积来增大上样量;
2)用5X的上样缓冲液来稀释变性。
转膜注意事项?
1)滤纸、胶、膜之间的大小,一般是滤纸≥膜≥胶。
2)滤纸、胶、膜之间千万不能有气泡,气泡会造成短路。
3)保持膜的湿润,若FVDF膜干燥,需要重新用甲醇活化
为什么Western blot 背景高?
1)膜封闭不够-延长封闭的时间,可以选择快速封闭液
(如碧云天的P0252 QuickBlock Western封闭液为进一步提高信噪比,推荐同时使用QuickBlock Western一抗稀释液(P0256)和QuickBlock™ Western二抗稀释液(P0258)进行一抗及二抗的稀释。)
2)一抗稀释度不适宜-对抗体进行滴度测试,选择适宜的抗体稀释度
3)检测时曝光时间过长-调整合适的曝光时间。

为什么条带形状不好看?
1)胶凝的不均匀或聚合不好,建议灌胶前将溶液充分混匀
2)某些样品盐浓度较高,建议除盐或将样品盐浓度调成一致
3) 缓冲液陈旧,成分改变,可以重配
4) 凝胶下面有气泡,电泳前要先将气泡赶走
5)电泳时温度过高,可以降低电流或电压
6)样品中含有不溶性颗粒,建议样品充分搅拌混匀
为什么蛋白条带位置(大小)不对?
1)胶浓度不对,不同浓度的胶跑出的蛋白条带的位置可能有所偏差,可以调整浓度
2)抗体孵育不充分,建议增加抗体浓度,延长孵育时间
3)酶失活,建议直接将酶和底物进行混合,如果不显色则说明酶失活了。选择在有效期内、有活性的酶联物
4)目的蛋白存在翻译后修饰或剪切体,建议查询相关文献确定
5)标本中不含靶蛋白或靶蛋白含量太低,建议设置阳性对照比对结果,增加标本上样量

WB实验中其他常见的问题
可能出现问题 | 原因 | 参考解决方案 |
相同蛋白杂交出现大小不均匀条带 | 制备凝胶时凝胶凝固太快,致使泳道中丙烯酰胺的比例不均匀 | 调整促凝剂的用量 |
目的条带染色过高/过低 | 分离不彻底 | 分子量大的蛋白用低浓度胶,分子量小的蛋白用高浓度胶 |
深背景出现白色条带 | 一抗或二抗加入过多 | 稀释抗体的浓度 |
背景有黑色斑点 | 抗体结合了封闭剂 | 过滤封闭剂 |
背景有不均匀的白色斑点 | 转膜时膜上有气泡或抗体在膜上分布不均 | 转膜过程中尽量去除气泡,抗体孵育时保持摇动 |
注意事项
1.在样品裂解步骤,根据情况,结合超声、匀浆等物流方法,配合去垢剂裂解(特别是细胞核内蛋白)
2.尽量使用新鲜样本,或分装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
3.要调查目的蛋白在组织的表达情况
Uniprot:查询,不同定位的蛋白有不同的抽提方法。
PhosphoSiteplus:查询 翻译后修饰
联系我们
TEL:020-2984 2979
E-mail:sales@gzbiolink.com
百菱生物官网:www.gzbiolink.com
关注我们,获取更多信息!
